在新道茨計量泵的眾多組件里,隔膜可是重中之重,它的狀態好壞直接決定著泵能否正常運作,以及計量是否精準無誤。所以,精準判斷隔膜是不是該換新的,就顯得尤為關鍵啦,下面就給您詳細講講判斷的竅門。
一、外觀檢查法
目視觀察:日常巡檢或是定期維護的時候,得小心翼翼地把泵頭拆開,將隔膜輕輕取出來,放在光線明亮的地方,仔仔細細地打量它的表面。正常狀態下的隔膜,質地均勻細膩,色澤統一,表面平平整整、光滑無比,看不到什么明顯的毛病。要是您瞧見隔膜上有穿孔、撕裂,或者出現裂縫之類的破損痕跡,哪怕只是針尖兒大的小破洞,那也意味著這隔膜已經沒辦法好好地把泵腔和輸送的介質隔離開了,必須馬上換新的。打個比方,有些特別細微的裂縫,在強光直直地照射下,就會像黑線一樣現形,很容易被發現。
檢查硬化與變薄:伸出手指,溫柔地按壓一下隔膜,感受感受它的彈性。要是隔膜摸起來硬邦邦的,一點兒柔韌性都沒有,那就說明它已經硬化了;還有,拿卡尺之類的工具量一量,跟新隔膜的厚度比對一下,如果發現手頭這塊隔膜明顯變薄了,這大多是長時間受到化學腐蝕、機械應力反復作用的結果,它的隔離功能和承壓能耐都大打折扣了。即便這會兒還沒破損,也得琢磨著換一塊,免得哪天突然破裂,讓泵出故障。
二、運行狀態監測法
流量異常:計量泵運行的時候,得時刻留意流量穩不穩定。要是發現流量波動得特別厲害,或者流量老是不足,而且您已經排查過管道沒有堵塞、電氣方面也沒問題,那很有可能就是隔膜的密封性不行了,導致液體倒流或者泄漏,使得泵實際輸出的流量跟設定值對不上號。這時候,就得趕緊停機,把隔膜拆出來檢查檢查,看看它是不是失效了。
壓力波動:要是泵的出口壓力老是不穩定,時不時地突然升高又突然降低,除了考慮管道、閥門是不是有問題,隔膜損壞也是個不能忽視的潛在原因。因為隔膜要是破了,泵腔的密封性就被破壞了,壓力自然就沒辦法正常維持,反映在出口壓力上,就是這種異常的變化。碰到這種情況,得重點查一查隔膜的狀況。
三、泄漏檢測法
泵體外部觀察:泵運行期間,要定期查看泵體的外殼、連接的部位以及管道接頭這些地方,看看有沒有液體滲出來。要是發現有泵送介質留下的痕跡,那很可能就是隔膜破裂了,液體才會從泵腔漏到外面來。注意啦,要是輸送的是腐蝕性液體,泄漏之后還可能把泵體表面腐蝕得變了顏色,這也算是隔膜出問題的一個間接信號。
驅動箱體內檢查(謹慎操作):要是懷疑隔膜漏得挺嚴重,那一定要先停機、斷電,把泵內的液體排空,并且做好周全的安全防護措施,然后再打開驅動箱蓋,瞅瞅箱體內有沒有泵送的液體跑進去。因為隔膜一旦穿孔,液體就可能滲到驅動部件所在的區域,不但會影響機械傳動,還會把電氣元件弄壞。要是發現這種情況,二話不說,立馬換新隔膜。
四、使用時間與工況參考法
常規使用周期:按照新道茨計量泵以往的使用經驗來看,在正常的工況下,也就是輸送普通介質、工作壓力穩穩當當、運行環境也不錯的時候,隔膜差不多能用 1 - 2 年。當隔膜快到或者已經超過這個使用時間了,哪怕外觀暫時看著還行,也得提高警惕,多增加幾次檢查的頻率,再結合其他判斷方法,綜合考量一下它是不是該換了。
惡劣工況考量:要是泵長時間處在惡劣的工況里,比如一直輸送強腐蝕性的化學藥劑、高溫高粘度的液體,或者頻繁地啟動、停止,還得承受挺大的壓力沖擊,那隔膜損耗的速度可就快多了,說不定短短幾個月就得換新的。這時候,就得依據實際工況把檢查周期縮短,提前準備好適配的隔膜備件,這樣才能及時更換,保證泵持續正常運行。
通過運用以上這些方法,全方位、綜合性地去判斷,就能精準地掌握新道茨計量泵隔膜的健康狀況,確保在它性能剛開始變差的時候就及時換新,有效規避因隔膜故障引發的一系列泵運行問題,讓生產流程穩穩當當、高效順暢。
本文如何判斷新道茨計量泵的隔膜是否需要更換:http://m.xiefu8.com/question/1190.html 均為原創,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