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道茨計量泵在運行過程中,受多種因素影響,可能出現各類故障,以下是一些常見情況:
一、流量異常故障
流量不足:
管道堵塞是常見原因之一,輸送液體中的雜質、結晶物在管道內壁堆積,使管徑變小,液體流動受阻,泵吸入和排出困難,導致實際流量低于設定值。例如在污水處理廠,污水中的泥沙、纖維等雜質易造成吸入管道堵塞。
泵體部件磨損也會引發流量不足,像隔膜老化、穿孔,單向閥閥球磨損、密封面損壞,使泵腔密封性變差,液體回流,有效輸出流量減少。若長期輸送腐蝕性液體,隔膜和單向閥部件損耗速度更快。
另外,若流量傳感器故障,向控制系統反饋錯誤流量信號,控制系統依據錯誤信息調節泵的運行,也會造成流量不準。可能是傳感器元件損壞、校準偏差或線路接觸不良。
流量波動大:
吸入管道漏氣,空氣進入泵腔,與液體混合,會使泵運行不穩定,流量忽高忽低。這可能源于管道連接部位密封不嚴,如密封墊片老化、松動,或管道有微小裂縫。
當電源電壓不穩定時,電機轉速隨之波動,進而影響泵的往復運動頻率,導致流量不穩定。特別是在電網供電質量不佳的區域,或多臺大功率設備同時啟停的工況下,電壓波動問題更易出現。
二、壓力異常故障
壓力過高:
出口管道堵塞,液體無法順暢排出,泵腔壓力持續上升。這種情況可能是由于管道內的雜質沉淀、閥門未完全打開,或是下游設備故障造成背壓過高。例如在化工生產中,反應產物在管道內結晶,堵塞出口管線。
若安全閥失靈,無法在超壓時及時泄壓,也會使泵體承受過高壓力,不僅影響泵的正常運行,還可能損壞泵體及連接管道,引發泄漏甚至安全事故。
壓力不足:
進口管道堵塞或泄漏,會使泵吸入的液體量不足,無法建立足夠的壓力。比如吸入過濾器堵塞嚴重,阻礙液體進入泵腔;或是進口管道連接處密封不好,有液體滲漏,導致泵吸入的凈正吸入壓頭(NPSH)不夠。
泵的機械部件磨損,如活塞與缸體間隙增大、隔膜彈性下降,使泵的做功能力減弱,無法將液體加壓到正常水平,輸出壓力降低。
三、機械故障
異常噪音與振動:
聯軸器安裝不當,同心度偏差大,泵在運行時會產生劇烈振動,發出異常噪音,長期如此還會加劇部件磨損,甚至導致連接部件斷裂。
泵體內部有異物進入,如安裝過程中殘留的工具、雜質顆粒等,在泵運轉時與部件碰撞摩擦,引發噪音和振動,同時可能損壞泵的精密部件,如劃傷隔膜、磨損單向閥。
部件損壞:
隔膜破裂是較為常見的問題,除了受化學腐蝕、老化影響外,若泵在運行過程中壓力瞬間過高,超過隔膜承受極限,也會導致其破裂。破裂后的隔膜無法有效隔離液體與泵的驅動部件,影響泵的正常工作,還可能造成液體泄漏到驅動箱體內,損壞電氣元件。
單向閥閥球卡死,多因雜質卡住閥球運動路徑,使其不能正常開啟和關閉,影響泵的吸排液過程,嚴重時可使泵完全停止工作,需要拆解清洗或更換單向閥部件。
四、電氣故障
電機不轉:
電源故障是首要排查點,可能是插頭松動、電源線斷路、保險絲熔斷等,導致電機無法獲得電力供應。
電機本身損壞,如繞組燒毀,可能是長時間過載運行、電壓過高或過低、散熱不良等原因造成。繞組燒毀后,電機無法啟動,需要重新繞制或更換電機。
控制失靈:
控制器參數設置錯誤,操作人員誤操作或在設備調試、維護后未正確恢復參數,會使泵不能按照預期工況運行,如流量、壓力控制失常。
若控制器硬件故障,如電路板損壞、芯片故障,會導致其無法正常接收傳感器信號、發出控制指令,使泵失去精準控制,運行紊亂。
了解這些常見故障,有助于在新道茨計量泵運行出現問題時,快速定位原因,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,保障生產流程的順利進行。在日常維護保養中,也應重點關注這些易出故障的環節,提前預防,降低故障發生概率。
本文新道茨計量泵運行中的常見故障:http://m.xiefu8.com/question/1189.html 均為原創,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。